- 出国留学的都是些什么人?在国内学习怎么样?
- 有机会重新选择孩子参加国内高考还是出国留学,你选哪个?
- 出国留学可以有哪些收获,相比起在国内读书,对未来有?
- 你对过去中国的留学生和当今的出国留学有何不同的看法?
出国留学的都是些什么人?在国内学习怎么样?
出国留学的绝大多数是月入过万的工薪阶层,成绩比国内生好。
不要忘记80年代,农村大学生比例只有15%左右,而人口却是城市人口的四倍。那时不要学费,农林鱼牧军警师范等专业还有生活费,不存在读不起大学的问题。
出国留学绝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
2000年出生人口1800万,去年有60多万人留学,留学率3%。
广州月入过万的才15%。
出国留学的成绩绝大多数都在前20%
985大学留学接近20%
211大学留学率12%左右。
一本大学留学率3%左右。
二本和独立学院估计只有0.3%甚至更低。
经济条件很好的广东二本三本留学率最高的17所大学,平均只有0.83%。一共42所二本和独立学院。
985:211:1本:2本(含独立学院)比例
1:3:6:20
在澳洲大学留学的本科生为8万左右,平均每年2万人,就算全部都考不上本科,与一年60多万留学生相比,也只占极少数。
考上大学的有没有?
国外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雅思6.5,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540分,高考至少120分。
语文加英语轻松上220分,只需两门课就可以考上大专,大专也是大学。
想说别人是学渣的,先看自己是不是学渣。
80年***不上高中的进不了前20%。
03年时考不上大专的,也进不了前20%。
留学生绝大多数在前20%。
能够出国留学的绝大部分都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国内上不了好大学出国混文凭的,更不是有些人渲染的学渣,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要把出国留学当洪水猛兽,更不应该耻笑和歧视留学人员,如果觉得自己相对他们有天然优势,那得要搞清楚自己是坐井观天,还是迷之自信?个人认为,当今出国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人:
1、公派留学人员。这类人员可以说都是国内大学的学霸级人物,且有一技之长,符合国家人才培养长远发展规划,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2、国内大学毕业后通过正常渠道申请国外大学的自费留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国内学习水平跟申研大学层次有所不同,首先,能申请QS排名30以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985、211大学的前20%以内的尖子生,普通大学应该是需要5%前的学生,QS排名100以内的学校,都是国内985、211成绩中上的学生,QS排名300以内的学校能申请上可以说在国内哪个大学读书都是中等以上的学生。,但可以说,可以出去自费留学的学生家庭都是舍得教育投入的家庭,不然近百万的费用肯定出不起,更重要的是这些家庭的眼光也不会比那些嘲笑他们人傻钱多的人差。
3、国内高中生出国留学。一种是国外著名大学在国内顶级高中以奖学金资助选拔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部分都需要在全市高中参加省市联考前30名的学生,这些学生不敢说一定能上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的水平肯定有,本人所在市的中学就今年就有多人被哈佛、斯坦福、剑桥和帝国理工等全球前十名大学,可见这部分学生在国内的水平也是顶尖的,还有一种是通过参加国外大学测试被录取自费留学的,只要是上了QS300以内的大学在国内的水平也是在一本线以上的,还有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但上预科后出国留学的学生也是靠自己努力才能够申请成功,并不是有些人说的花钱就能上,至于那些不经过正常渠道花钱就能上的大学就不好说了。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已经40年,出国留学已经成多元化趋势,绝大部分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的目的都不是为了镀镀金或混混文凭,再加上出国留学不单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可以想象,如果花个一百几十万想镀镀金回来冒充个海归,在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对留学生这么苛刻的情况下有必要吗?所以我们不要把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都狭隘地认为是在国内混不下去被逼出国,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请他申请个哈佛、剑桥、南洋理工或全球QS100试试,再说就算孩子真的成绩很差,把孩子送出去留学又有何过错,又没有占公家便宜或花别人的钱,况且父母凭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平台也是无可厚非的,就连晚晴***都知道送学童到美国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难道还要倒退200年前闭关锁国的日子呀。
出国留学的都是些什么人❓在国内学习怎么样❓这个问题,这种问法,有点挑事的意思噢!很不赞成你的用词,什么叫“都是”+“些”,又什么叫“学习怎么样”❓一加这个“些”字和“学习怎么样”这五字短语,就变得火🔥药味儿出来了。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先分清问题,再回答问题!
首先,先调侃一下,必须说,出国留学的人都是中国人![可爱][可爱]就是年龄、家庭、想法和原因的情况大有不同。这也就是回答“出国留学都是些什么人”(问题一问)和“在国内学习怎么样”这两个问题必须拥有和赋予的严谨态度。因为凡事没有绝对,必须一分为二,即使一、二问题中各种原因出现的比例相差不大或过大。
前一问,有4个层次问题。如果是家长送孩子去英国🇬🇧打算自小读书再10年后加入英国籍,再回来抢清北留学***的情况,我专门有文章深谈过,此处不必聊。如果是因为有钱而任意给儿女铺设一条别样英美范、花旗星条心,我也不说什么,只要还是中国藉,已非我国心,说它又干甚❓
二如果是高中出去留学的,在高中成绩一般,看不到上一本、[_a***_]的希望,甚至连二本估计也难的考上,就大多数、大概率是出国留学而为一张文凭→饭票罢了。小概率的是,家里有票子、不愁钱💰花的家庭,送儿女去去镀金披绅士马甲等等,但这样豪横的人,毕竟不多。
其三,去国外读硕士,我也在我的多篇文章中写到是,啥忙白搭。因为英美授课型和科研型硕士教育,与中国的学术和专业硕士的学历教育,有本质的区别。除了名校金融学硕士还值点银子,其他的吗,就不提了。教育部对国外大学的学历认证,越来越严格,你被忽悠,他可不管,到时损失的是自己。而一看你毕业的学校,就什么都清楚了!
最后一种是博士。去国外读博士,除了奇葩大学(骗子),也不是每个大学都能招博士的❗这样象方鸿渐那样读个水博可能性极小。而且要想在英美等国博士学成,也绝非易事!如果想留在国外,加外籍,做异人,我也不会去说了。因为他已非我族类。如果学成归国工作和服务,我还是要给他或她点赞👍🏻的。
总之,学习是为了树己塑人,而不是顶着文凭的躯壳。不管你是哪国大学、哪个大学毕业的,社会和工作的试金石真实可靠,一试便知!
不懂的就不要瞎写啦,去qs排名100的高校,是主要的留学目标。要去这些学校,基本上是要求中国211的才行。你以为有钱就可以去吗?那你干嘛不说中国那么多三本也是花钱就可以去。说去留学的是学渣的,有几个了解情况的,无非说某某某孩子学习差没办法出国留学去了,呵呵,你知道世界排名吗?你去世界排名200以后的大学,回来屁用没有。
目前没有见到官方的统计,我周围的朋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有真才实学的学生,英语相当棒,出去学知识、见世面,这是一类。也有另一类,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国内高考估计很难有理想的出路,但是家境殷实,有不少钱,这样也可以找到一些对成绩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学校。出国去闯一闯。
如果英语 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到国外去以后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混几年以后大概也是无功而返,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比较聪明,刻苦学习,改变了自己现状的人也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的人占比较小的比例,多人都因为不能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觉得还是回国发展比较顺手一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出国去开阔一下眼界,不少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的人,觉得我们国家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像以前人们所说的那样大了,觉得回国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回国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有机会重新选择孩子参加国内高考还是出国留学,你选哪个?
我会继续坚决选择国内高考。至于出国留学,可在大学阶段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要再定。
为什么?
一方面,我会把国内高考当作是孩子人生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路口,怎么选择目标大学,怎么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及问题,怎么计划并执行,怎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变现为实实在在的分数,能动用哪些***去优化提升学习效率,等等,好好的演练一把。
另一方面,相比高中这个阶段的留学学习内容,国内高考的各科目水平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长远看,这对小孩的基础夯实有好处。
当然,相比留学要求对孩子某些能力(如沟通交流)、思想(开放,批判,独立)及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应对国内高考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片面的应试训练带来的对孩子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我会保持清醒的态度,并从家长的角度适当介入和提醒,从而进行有意识的弥补。
毕竟,孩子的学校学习及家庭生活中始终存在大量丰富的学习及教育机会,互联网的开放也提供着全球的信息分享,不论是国内还是留学,如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这个阶段的重点。早点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路径和走向的选择主动拼搏和努力,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出国留学可以有哪些收获,相比起在国内读书,对未来有?
1.更高的学历 这一点相信不用说得太多。学历并非唯一重要,但对某些职业,如大学教师而言,学位有特殊的意义。对于公司中的研发部门,博士也常常具有相当的优势。
2.更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世所公认。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又或是人文社会学科百花齐放的中心,能轻松获得国内难以享有的***以及***的指导。
3.更广的人脉 人脉在当今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当的人脉延伸到异国他乡,世界就展开了更多可能。
4.转换职业的机会 尽管前面提到换专业的难度,却并不意味着在美国转行是不可能的。关键看由什么转什么。生物可以转药学,物理可以转金融,似乎在中国,这种转换反倒没那么容易。
5.发达国家的工作机会 这是许多人出国留学的目的,亦是金钱和物质上的巨大回报。当然只是相对国内而言。而根据专业不同亦有较大差异。不过总的来说,海外工作经历对职业生涯都起到了较大的正面作用。
6.眼界及综合素质提升 出国是个磨练人的过程。正是在这种磨练中,可以是自己变得成熟而稳健。当然也有一些人在艰难中迷失,变得圆滑或愤世。
你对过去中国的留学生和当今的出国留学有何不同的看法?
这过去和当今的定义,有些模糊,就自己定义一下吧。
过去:1、解放前,有两类人出国,一类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追求救国之道,到法国勤工俭学。这次出国之旅,造就一大批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另一类是有钱的知识分子,学成大多回国,很多成为各界精英。2、***后,也有两类人出国,一类是公派留学生,现在是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另一类是奔绿卡、洋国籍去的,现在是当地的华侨,混得差异较大。
当今:1、公费,依然是各行业精英,回国后更上一层楼。2、自费,有钱人加有***人的子弟。相当一部分,还是为追求学历而去。我有一85年毕业的学生群,10个学生,5个子女留学英美,一公费四自费,全部学成回国。我98届毕业的学生,3人留学英国,都回囯,因为国内工作更好。留在美国、加拿大的学生也有,一般混得可以。但也常回囯,看父母,每每谈起,都没有什么优越感,似乎孩子出生在外,更多为了孩子留在海外。
全然没有什么"靠父母权贵","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一切只是个工作而已。
从这次疫情,可让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也让我们了解海外华人。
80年代的留学生智商高,勤奋度高,学术水平低,英语水平差。
能考上本科,就是百里挑一。2700万人,本科招生20-30万。能够公派留学,又是精英中的精英。
自费留学基本上都是高考失败的富二代,主要是打黑工为主或者打黑工时间很长。智商在目前的一本水平。
那时和世界先进水平脱节时间太长,本科基本上都是学习课本。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课本学得好,考试成绩好。当时很少有本科生发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英语水平太差,1990年时我们班上四级英语通过率达到50%,在学校是神一般的存在。四级考试时听懂了一个问题,就这样成绩在全校也是前列。全校第一名81,第二名78,我75。
自费留学,只有大城市的有钱人才能交得起生活保证金,才有那样的见识,那样的眼光,那样的胆量。多数都是以打黑工为主,读书为辅。
80年代留学读的大学排名很低。
那时拿得出手的论文不多,基本上没有世界名校或者实验室暑期研究经历。我表哥在哈工大都算是非常优秀,到世界排名600多大学留学。
现在的留学生智商分布大,985-3本都有,勤奋度也没有以前好。学术水平和英语明显高得多。
美国好一点的大学、英国G10等都要求牛人推荐,世界知名大学暑期研究,高水平夏令营活动,SCI论文,竞赛奖励,参加重大活动。GRE315,托福100以上。
英国G15以后大学,澳洲大学等要求比较低,二本三本平均80分以上,就有可能申请上。
目前越好的大学出国留学率越高,基本上是,985>211>1本>2本。985留学率在20%以上的多,211在10%以上的多,1本多数在3-10%,二本三本基本上在1%以下。广东17所二本三本大学留学率平均0.83%。
考不上大学基本上没有。仅英语和语文两门成绩,总分数就可以上大专线。
现在留学的大学,世界排名高很多。
多数留学世界排名前100名。澳洲国立和清华北大差不多,有人认为是野鸡大学。
实力和实力之间的区别,两个实力意思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实力其实就是自身的水平实力,现在的实力绝大多数不是自己的实力,个人和家庭差别天和地,靠自己实力获得留学资格的那才是真正的牛,靠家庭出去的人只能说命好,并不代表说自己能力上的优秀,过去绝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自身实力获得名额的。
现在不用自己实力有多厉害去争,只要你家里面余额充足就可以出去留学,现在和过去的区别在于门槛高低不一样,过去门槛高所以需要强大的实力才能迈过去,现在的门槛没有那么高了,所以余额就成为了唯一的门槛,只要你有余额,那出国留学其实就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世界名牌大学的门槛还是很高,只能说一些不知名的外国学校不设立门槛,导致很多人可以去留学。
以前出国留学的都是去世界知名大学留学,而普通的不知名的学校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资格,世界经济的发展,不知名大学现在也成为了留学的热门,当然这是因为名牌大学的门槛太高,绝大多数人进不去,但是为了获得留学经历,所以会选择不知名的大学来获得留学的经历,当然有的人留学的目的是其他,但是脱离不了资本的运作。
过去去留学的全部是精英,现在去留学的不一定了,过去只有精英才有资格去,现在每个人都有资格去,过去名额需要自己的真实能力去争取,现在不需要你去抢,所以条件限制降低很多,唯一的硬性条件就是你家得拿的出让你出去留学的本,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外国人眼中其实也是一样的,眼中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现在外国留学的基本现象就是这样,财力就是唯一的门槛,过去能力才是门槛,两者之间区别太大了。
谢邀!
恰好几年前,我就在《从“美国梦”到“世界梦”——留美30年漫谈( )》一文中详谈了这个问题,请先参阅。
注意到本问题下面已经有了近20多个(其中不乏非常专业的)答复了,那就借用经济学的“需求第三定律”来点个题:在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好东西总是运到远方。意思是,如果某项产品消费者必须付出一笔附加费的时候,“高品质”产品总比“低品质”产品显得“更便宜”。
再借用薛兆丰教授在解释“需求第三定律”的“附加成本使精选产品相对价格下降”时的举例:
注意到本问题下面已经有了近20多个(其中不乏非常专业的)答复了,那就借用经济学的“需求第三定律”来点个题:在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好东西总是运到远方。意思是,如果某项产品消费者必须付出一笔附加费的时候,“高品质”产品总比“低品质”产品显得“更便宜”。
再借用薛兆丰教授在解释“需求第三定律”的“附加成本使精选产品相对价格下降”时的举例:
·中国的留学生要跑到美国去读书,他们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所以一般来说,是好的同学更容易跑到外面去读书;
·不远万里从美国跑到中国来演出的乐团,他们也要支付高昂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这时候只有高质量的乐团,才值得花这笔钱;
·跑到***去的中国游客,他们下的赌注比美国当地人下的要大,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有机会从美国坐飞机到中国,你能够带一瓶液体,那么你更可能带的是红酒或者香水,比较不可能带的是一瓶矿泉水或者一瓶啤酒……点到即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美国生活经济学》新鲜出炉,恰好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以前的留学叫留洋
那个时候的留学生,大多为***公派,身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任,目的单纯,学成回国,为国效力。学习是真正的学习,求知欲相当旺盛。
现在的留学叫镀金
相比公派,现在更多的是个人申请出国留学。如此,好一点可以拿到绿卡,差一点可以成为海龟,顿时让人感觉高大上。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海龟出去只是混日子,不学无术,导致现在的留学成了贬义词,加上中国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在经济和科技上超越了某些西方国家,这个时候的留学生似乎会让人感到风光不再。
更有甚者,孩子小学一读完,就送到国外。看似了不起,却给以后的前途留下隐患。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在初高中阶段很容易放飞自我,加上远离中国文化的熏陶,他日必定会成为无根的浮萍,不可能有所成就,更不可能为国争光。
但,笔者仍然期待留学生们端正态度,为中华之崛起而留学,如此国家幸甚,你个人也幸甚。